【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东川区: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新路子

日前,昆明市“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集中采访活动走进东川区。党的十八大以来,东川区在乡村振兴和生态环境建设上做文章,走出一条农文旅融合发展的新路子,谱写出新时代东川发展新篇章。

尾矿库变四季花海

当采访团一行来到东川区汤丹镇洒海村小江四季花海时,大家被眼前成片的粉黛花吸引住了。游客们在花海中可享受被花丛笼罩的喜悦,在乌龟山四季花海观景平台上,低头可俯瞰成片花海。

多年前,这里是东川四大矿山之一的汤丹矿,曾经的乌龟山上只见山石裸露,漫天黄灰是洒海村过去样貌。从2019年12月开始,这里发生了变化,小江尾矿库实施严格闭库,从原先走资源消耗型道路转变为覆土植绿与观光旅游相结合,把尾矿库打造成500亩花海,按照“月月有花、季季有景”设计理念,布局14个不同主题的大地景观,同时,还在乌龟山上配建了观景平台和栈道,增强游客的体验感。

将尾矿库变“花园”吸引游人前来打卡,不远处成群的蝴蝶结伴在花海中自由嬉闹,远处的乌龟山被绿植覆盖……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洒海村走出一条农旅融合发展新道路。不仅如此,洒海村还打造了干热河谷智慧农业,带动当地百姓种植热带水果,将原来的荒坡、荒山、荒滩变为现在的“家园”“果园”“乐园”。

近年来,洒海村先后获得“州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2020年云南省美丽村庄”“2021年昆明市都市驱动型乡村振兴美丽宜居示范村市级精品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一幅生态绿色、农旅融合发展的乡村图景正在洒海村逐步绘成。

进彝寨感受农耕文化魅力

采访团来到东川区阿旺镇岩头村太阳谷千鼓彝寨,这是一个以传统农耕文化为依托,彝族文化与自然生态融为一体的乡村旅游地。

寨子设有99栋房、88盘磨、77口缸、篝火舞台、玻璃栈道,有红土墙、石板房、小桥流水……这里打造“望得见山、看得见水、听得见乡音、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的心灵栖息地和亲近自然的“世外田园”,切实把乡村旅游做实、做精、做深、做活。

此外,彝寨在上海市普陀区对口帮扶下,走“党支部+龙头企业+贫困户+产业”的脱贫路子,带动群众参与彝寨内的养殖、种植、旅游服务等实现就地就业。

为了更好地宣传太阳谷彝族文化风情,今年,云南太阳谷神谷彝寨旅游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邵天稳做起了抖音直播,直播内容多为彝族文化的山歌舞蹈、美食美景和特色生活场景等,许多游客正是通过直播推介来此打卡游览,这也为景区带来大批新客源。

移民搬迁搬出一条致富路

在东川城区的对门山、起嘎安置点为万人以上大型安置区。搬迁进城完成后,东川区按照“稳得住、可融入、能发展”的工作思路,配套东川一幼、五小、新三中等教育资源,建设卫生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会服务站,打造“15分钟生活圈”,满足搬迁群众就业、就学、就医等需求,确保搬迁群众稳得下来。

当采访团来到东川拖布卡镇格勒村临港社区“阳光格勒湖滨小镇”,看到的是中欧建筑风格的房子、整洁的道路,特色民宿、饭店、诊所、学校配套设施齐全。

在金沙江格勒村,“格勒”一词在彝语中是小河边的村庄。“三江环抱,金沙水拍;象鼻漫卷,长虹贯日”,这就是白鹤滩水电站东川库区移民新村临港社区特别的“地理标签”。作为昆明进川入渝的“北大门”,以旅游业发展为主的临港社区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逐渐显现。

2021年3月,来自拖布卡镇的6个村398 户1559人搬入了临港社区,新家的人均面积达50平方米。以旅游资源代替耕地资源,旅游收入就成了搬迁群众的主要经济来源。社区居民目前主要收入来自异地种植、务工、个体经营、房屋租赁等。格勒村李云会两姊妹用拿手好菜征服了众多食客,她介绍,开店18年,饭店位置换了,但味道不变,常有老食客专门跑一趟,就为了品尝记忆中的味道。

目前,以昆巧高速为骨干的公路系统已基本建成,临港社区将按照“一产为辅、三产为主”的发展模式,发挥“港口经济”优势,针对“水上之城”定位,未来将逐步完善水上游乐的功能。

白鹤滩水库建成蓄水后,不远处的东川港也加紧发展步伐,未来这里将打造水上核心区,集中管理游船、餐饮、民宿,构建一体化旅游设施体系。

这十年,东川区以乡村振兴为抓手,坚持绿色生态优先理念,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谱写出新时代东川发展篇章。

昆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吴染熙

责编:苏昊

编审:杨艳

终审:周健军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27312.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