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史,灿若星河,这条文化长河既是文学取之不尽的宝藏,又是艺术用之不竭的源泉。即便是生活在科学发达的现代,我们依旧向往那些不同时空的传统文化。
我们向往先秦时的百家争鸣,倾心于两汉时的乐府诗文,神驰于魏晋时期的绮丽骈赋,醉心于唐宋时期的诗词歌赋,惊叹于明清时的戏曲小说。这些文化虽然远去千百年,但同时又在我们的身边,它们在代代相承的过程中,早已流淌在我们的血液中,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着炎黄子孙,也影响着全世界。国外很多艺术灵感,都来自于中华传统文化。比如最近,十分火热的好莱坞电影《花木兰》便取材于汉乐府诗歌《木兰辞》。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很早的时候我们就背过这首诗,此诗的产生时代不晚于南朝陈,据文史专家分析,诗中描述的战争,应当是北魏与柔然之间的战争。
北魏受到柔然的侵略,他们的可汗,征集壮丁出兵抵御,颁布的军书上就有木兰父亲的名字,或许他父亲是一名老兵吧,木兰心疼父亲老迈,但是她又没有长兄,于是男扮女装,替父从军十二年。
诗中没有提及木兰的姓氏,不过后世又许多戏剧演绎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为她赋予了一个“花”姓,祖冲之的《述异记》、李亢《异志》都是言其姓“花”。唐朝时期,木兰被追封为“孝烈将军”。
电影花木兰借鉴的就是这个故事,本来好莱坞电影面向国际,是一个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但这部电影的编剧可能对木兰辞的生活背景不太清楚,所以电影中妆容、建筑、衣饰对应的历史朝代并不统一。
人物造型道具什么的,都可以忍受,各种典型的西方魔幻特色,也能理解。但电影中对《木兰辞》中几句诗的翻译,却是毫无古典诗词的美感。其中有这样一个片段:花木兰骑着马在草原飞驰,旁边有两只兔子在欢快的一起奔跑。
其实这就是《木兰辞》的最后几句诗: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但影片中花木兰的台词翻译过来是:“两只兔子并排奔跑,我想一个是公的,一个是母的。但你不能真的分辨出来,因为他们跑得那么快。”
不得不说,中国古典诗词一旦被外文翻译,便失去了它最原本的魅力。对于我们来说,当看到唐诗宋词,即便不能理解诗词的含义,但一眼看去,就觉得它们很美。
无独有偶,前段时间,BBC的纪录片《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刷屏,令我们自豪不已。这部纪录片将杜甫放在了和莎士比亚同等的地位,并且还请来了伊恩·麦克莱恩朗诵杜甫的诗文。
但经过英译之后,杜甫穷尽一生总结出完善成熟的格律声韵,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形似散文的体裁,所以观众只能感受杜甫诗中的内涵,但却感受不到他诗歌作品的艺术成就,而这一点,同样是诗圣不可或缺的。
中国的传统诗歌,原汁原味的最好感受它们蕴含的美,所以很多诗词鉴赏家,都提倡不将诗词翻译成白话文,而是通过各种角度,自己去感受理解。所以,如果翻译成汉字以外的语言,那诗也不成诗。
所以,很多取材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国外文艺作品,都是披着东方外衣的西方文化,看个热闹尚可,但若真想从中领会中国传统文化,不过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