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霾一周,见不到阳光!北京启动两次空气重污染预警

北京迎持续雾霾“最后一天”?分析称15日起京津冀雾霾逐渐消散

3月13日,北京市朝阳区东南方向某居民区(央广网记者 张佳琪 摄)

央广网北京3月14日消息(记者梁爽 张佳琪)北京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13日研判,14日,受低压影响,湿度较大,扩散条件不利,预计空气质量为中度至重度污染水平。记者查询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实时空气污染指数看到,3月14日15:00,北京空气质量为“中度污染”,污染级别为4级,首要污染物为PM2.5。

北京迎持续雾霾“最后一天”?分析称15日起京津冀雾霾逐渐消散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发布的3月14日11:00实时空气质量指数,空气质量出现“重度污染”(截图来自: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官网)

连日来,北京持续出现大雾、灰霾天气。有网友表示:“北京雾霾了一周,见不到阳光,感觉整个人都是压抑的。希望未来天能更蓝,空气能更新鲜。”

记者注意到,2021年以来,北京市空气重污染应急指挥部办公室已启动两次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近期持续雾霾天气和哪些因素有关?民众期盼的蓝天什么时候能到?雾霾天,人们又该如何防霾?

北京迎持续雾霾“最后一天”?分析称15日起京津冀雾霾逐渐消散

3月12日,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主干道(央广网记者 韩靖 摄)

这波雾霾如何形成?

——受区域传输及扩散条件不利影响

最近一段时间,北京、天津、河北等地出现了持续的雾、霾天气过程。根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预报显示,3月9日至14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地面主要受弱气压场控制,出现静稳高湿天气。

针对此次空气污染过程,清华大学教授、大气重污染成因与治理攻关项目北京市跟踪研究工作组组长王书肖认为,从区域大气污染物排放来看,当前京津冀及周边区域仍处于采暖期,污染排放总量处在全年较高时段。同时,假期结束后社会生产活动迅速恢复、区域内钢铁等高能耗产品产量同比上升,近期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增加。此外,现在正值备耕时节,容易出现秸秆焚烧的现象,对空气质量造成一定影响。

王书肖表示,北京市三月份处于秋冬季向春夏季的转换阶段,冷空气活动相对较少,天气系统静稳,容易出现扩散条件不利的状况。从历年的情况来看,除2020年未发生重污染以外,2017年和2019年分别发生1天和2天重污染,其余年份3月的重污染天数在4~8天。

王书肖称,特别是本次污染过程气象条件更为显著不利。区域地面低气压,偏南偏东风,湿度较大,夜间至上午接近饱和,形成大雾,温度持续回升形成较强逆温,显著不利的气象条件使空气质量转差较为明显。

重度雾霾背后仍有企业在“偷排”?

——生态环境部部长暗访发现钢企抱团造假

随着雾霾笼罩,近日,天津、河南、河北、山东等多个区域发布重污染天气预警,其中河南、河北、山东等区域发布重污染天气橙色预警,并启动Ⅱ级响应。

而就在唐山市已启动重污染天气Ⅱ级应急响应期间,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一行3月11日赴河北省唐山市检查,发现四家钢铁企业仍高负荷生产,未落实相应减排要求,并普遍存在生产记录造假问题。有的甚至互相通风报信、删除生产记录应对检查......当天,生态环境部公布了上述钢铁企业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情况,黄润秋表示,对环境违法行为尤其是弄虚作假行为,要以零容忍态度坚决依法查处,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公安机关,依法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对此,北京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主任马军在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气象条件不受人控制,我们能做的是努力减少排放。不仅仅北京市要做到,整个京津冀及周边地区,乃至城市都需要共同识别源头,推进减排。

“所有空气污染问题,最终都涉及能源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交通运输结构的调整。应对气候变化,需要把三大结构调整结合起来。”马军说,人们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成效应该客观认识,相对于2011年至2015年的雾霾严重时期,如今治霾已经取得重大进展。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副主任柴发合此前撰文表示,2013年以来,中国在经济持续增长、能源消费量持续增加的情况下,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2019年,全国PM2.5平均浓度较2015年下降了20%,重点区域PM2.5浓度和重污染天数大幅减少。经过多年持续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点区域明显好转,人民群众的蓝天获得感显著增强。

京津冀雾霾天气15日起逐渐消散

——强劲冷空气起清扫作用

中央气象台日前发布,预计从15日开始,京津冀地区的雾霾天气将逐渐减弱消散。

中国气象局环境气象中心主任张碧辉在14日接受央广网记者采访时分析,15日京津冀地区气象好转主要受偏北气流冷空气影响,在干冷空气作用下,持续数日的雾霾天气会自北向南减弱消散。其中,15日有明显消散作用,16日空气质量也整体较好。伴随着冷空气过去,17~18日空气质量可能回调,但目前看,19~20日前后还有一股比较明显的冷空气影响,所以春季整体天气变化还是比较频繁的。

“目前对于雾霾的清扫,主要还是靠有利的气象条件,比如大风天气。”马军谈到,北京周边的区域排放强度依然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会造成空气质量的下降。而一旦遭遇不利的气象条件,就会导致重污染天气。而下周一(15日)北京地区将迎来的强劲冷空气,会带来五级以上的北风,对持续一周的雾霾形成强有力的清理作用。

口罩天天戴,能不能防雾霾?

——建议戴N95等专业防护口罩

马军表示,对于预防PM2.5,日常戴的口罩几乎没有任何防护作用,建议戴N95等专业防护口罩。

他称,雾霾对人体呼吸系统有一定影响,比如鼻炎、支气管炎、哮喘这类基础病患者,在雾霾重的时候可能会导致呼吸疾病的多发。另外,对于儿童、老人等群体也会有一些影响。所以在出现雾霾天时,需要按照污染的级别逐级降低户外活动的频次和强度。

雾霾天,是要门窗紧闭,还是保持开窗通风?张碧辉认为,要具体分析室内情况。如果室内刚装修,建议保持适量通风;如果没有明显污染源,一般来说,室内的PM2.5含量还是要比室外少。所以雾霾天气最好还是关好窗户,有条件的,打开空气净化装置。

知识延展:雾+霾≠雾霾?

根据国家气象科学数据中心介绍,雾是由大量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微小水滴或冰晶组成的水汽凝结物,雾滴的尺寸在3~100微米之间,肉眼可见,色泽为乳白色。它常常出现在高山、海滨、乡村等。

霾是指大量极细微的颗粒物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千米的空气普遍浑浊现象。形成霾的细小颗粒物尺寸大多小于1微米,肉眼很难看见。

二者既然是不同概念,为何又被一起提及呢?

张碧辉表示,一般出现雾或者霾时,天气的湿度都会相对高一点,所以就会造成低能见度。它既有雾的水滴粒子作用,也有霾的小粒径气溶胶的作用,所以说这种低能见度是两种粒子的共同作用。若要严格界定到底是雾还是霾,还是看影响低能见度的主导因素是由谁决定。

“雾和霾是有区分的,但是又不能完全区分开。”马军解释道,比如湿度高的雾天,如果同时也有较高浓度的霾尘,颗粒物因吸湿而形成更强消光性,能见度也会进一步下降,加重阴霾和大雾的感觉,形成近年来被称为“雾霾天气”的现象。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24516.html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