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阿尔茨海默病有十大预警信号,务必引起重视

阿尔茨海默病有十大预警信号

如果家中老人出现以下十大征兆,务必引起高度重视,及时到医院记忆门诊就诊。

1、记忆力日渐衰退。刚说过的话,刚做过的事转眼间就回忆不起来,而以往的事情却能清晰记忆,出现特征性的近视遗忘现象。

2、语言表达出现困难。说话时忘记简单的词语,出现造词困难,说的话让人不易理解。

3、在家中、工作场合或是休闲活动中,难以完成熟悉的工作。处理熟悉的事情出现困难,难以胜任日常家务,忘了做菜的具体步骤,或者盲目添加调味品,无法像往常一样熟练使用家用电器。

4、对时间和地点的概念模糊。通常记不起准确的日期,记不得自己所住的楼层。

5、判断力或做决定的能力逐渐减退。不知道事情的对错,不懂得怎么去判断,判断日渐减退,出现过马路困难,或者不能根据气候变化增减衣服。

6、把东西乱放在不寻常的地方。比如把鞋子放在衣柜,把熨斗放进洗衣机。

7、理解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降。比如聊天跟不上他人的交流思路,或不能按时准确支付家的水费、电费等各种账单。

8、情绪和性格发生改变。比如情绪变得喜怒无常,动辄爱发脾气或沉默不语,性格变得多疑,焦虑或者固执。

9、对图像或空间关系的处理出现问题。如在阅读,判断距离远近,决定颜色或对比上出现困难,或者可能无法了解自己就是镜子里的那个人。

10、失去做事的主动性。对以前的爱好没有兴趣,不愿意多思考社交活动退缩,终日消磨时光。

识别阿尔茨海默病早期的10大预警信号,及早诊断干预是关键

无症状期能逆转,

及早诊断干预是关键

“无症状期诊断是逆转阿尔茨海默病的关键。”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疾病高创中心主任、中国医师协会认知障碍疾病专业委员会主委贾建平教授指出,我国现有5000多万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患者,其中1500多万是痴呆患者,无症状期的诊断提供了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良好的窗口期,这时进行及时干预,是逆转的关键。

如何早期诊断无症状期阿尔茨海默病是中国科协2022年十大重大科学问题之首,探索更简便精确的检测方式是关键。

目前,65岁以上老年人做个常规筛查认知,如果主观感觉比前两年记忆力下降明显,需要去医院做认知评估。

同时,对于无症状期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最关键的就是对危险因素进行干预。贾建平教授带领团队开展了两个长达10年超过2万人的追踪研究,提示:对14个与痴呆发生有关系的危险因素进行控制,能降低80%左右的痴呆发生。

这14个危险因素是:

饮食、太极、体育锻炼、认知活动、社会接触、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脑血管疾病、超重/肥胖、教育状况、吸烟状况、饮酒和抑郁。

发现早期症状,

到记忆门诊做个评估

记忆力日渐衰退、语言沟通能力出现困难、情绪和个性有改变等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预警信号值得关注。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痴呆与认知障碍学组组长陈晓春教授建议,一旦发现早期阿尔茨海默病征象,一定要去医院的记忆门诊就诊。

记忆门诊的医生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结合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检查,根据神经心理评估的相关的证据,来确定是否存在认知功能损害,或者对认知功能的不同认知域损害情况进行初步分类,再结合像核磁、基因检测、生物标志物检测(如淀粉样蛋白PET,脑脊液、血液检测)等辅助检查来确定患者的病因。

陈晓春教授指出,对于早期阿尔茨海默病的干预,非药物干预可提高生活质量,包括饮食、运动、心理关爱、音乐疗法、语言训练和认知训练等。

此外,在早期药物治疗方面,《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诊疗中国专家共识2021》主要有三类药物,第一类是多奈哌齐,这类药物可在早期延缓阿尔茨海默病源性轻度认知障碍向、进展,对步态异常和跌倒风险的患者有益;第二类是Aβ单克隆抗体,如仑卡奈单抗,这类药物可清除大脑中淀粉样蛋白,改善病理进程,延缓疾病进展;第三类是银杏叶提取物,可能改善患者的部分认知功能。

“即使诊断了阿尔茨海默病也不要对未来失去信心,对于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从未停止,相关针对早期阶段的药物结果也将陆续公布。”陈晓春教授说。

确诊后专业照护,

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

患者自确诊为认知障碍或是阿尔茨海默病后,就需要诊断后支持以及全程管理。

世界痴呆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大学第六医院记忆中心执行主任王华丽教授经过多年实践,打造出“以人为本的整合型认知照护”模式。照护同治疗一样,需要个体化定制。以人为本,把握患者的需求和照护重点,才能找到最佳的技术和方法,改善患者及照护者的生活质量。

王华丽教授认为,社会处方是认知障碍诊断后支持服务的发展趋势。希望这种以人为本的诊断后支持能在全国推广,采用社会处方的模式,把医疗服务和社会服务融合,只有这样才能让患者在生活区域里形成一个闭环服务。

(健康时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www.fxqlsy.cn/news/22012.html
返回顶部